“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唯一一首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会唱的歌曲。”8月27日下午,国歌展示馆内气氛庄重而热烈,在“为国而歌”系列大师课第七讲《最爱我们的国歌》的现场,主讲人、指挥家于海带着慕名前来的近百名观众,一起重温了国歌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。
讲座现场座无虚席
于海一开场便掷地有声:“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国歌,没有之一!”此言一出,立刻燃起听众心中爱国的热血。引发情感共鸣之余,于海又从艺术价值、历史意义、精神内涵和宪法地位四个维度,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。他指出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诞生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,歌词中的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”如警钟长鸣,时刻提醒国人居安思危。其旋律激昂、节奏铿锵,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,在全球国歌中独树一帜。通过对比多国国歌,他强调了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高度凝练与深刻内涵——短短46秒,凝聚了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集体记忆。
作为一名曾在国家级重要场合指挥奏响国歌近万次的艺术家,于海是对这首歌曲理解最深刻、情感最浓烈的诠释者之一。讲座中,他结合自己数十年的艺术生涯,细述自己与国歌的不解之缘。从年轻时的刻苦练习,到在重大外事活动中通过国歌展现国家形象,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。他说:“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超越了地域、年龄和职业,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的情感认同。”
于海
此外,于海还是连续十年提案推动国歌立法的全国政协委员,他分享了国歌立法背后的故事:“国歌与国旗、国徽一样,是国家最重要的象征,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。”国歌立法,不仅维护了一段旋律的尊严,更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意志和一个民族的情感。
讲座尾声,在于海的指挥下,近百名观众自发起身肃立,齐声高唱国歌。“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”重温过国歌的创作和发展历史后,再度唱响国歌,每位观众的心中都泛起了与以往不同的情绪。激昂的旋律在报告厅内回荡,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对民族历史的铭记,每一句歌词都传递着对祖国未来的赤诚。这一刻,人们仿佛穿越了90年的时光,与抗战岁月中为民族存亡而呐喊的先辈产生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。
这场讲座股票配资门户论坛,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,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。权威的解读、深厚的情怀和动人的故事,让每一位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国歌的力量,激发出心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。
鑫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